巴菲特 1982 年致股东的信虽未集中大篇幅阐述风险控制,但从其对保险行业分析、投资标准等内容中,可挖掘出关于风险控制的观点,这些观点对投资者理解和管理风险极具价值,具体如下:

- 警惕行业竞争风险:巴菲特指出保险行业是商品业务,产品同质化严重,进入门槛低,导致行业长期处于产能过剩状态,竞争激烈。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中,保险公司盈利困难,因为它们几乎总是在 “竞争的利刃下” 运营,只有在罕见的重大灾难事件发生时,行业产能才会缩减,盈利状况才可能改善。这启示投资者要高度关注所投资行业的竞争格局,尽量避免投资那些竞争激烈、进入门槛低且产能过剩的行业,因为这类行业的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和盈利不确定性。
- 重视企业内在价值评估风险:强调不能单纯依赖会计数字来衡量企业价值,会计收益可能会严重歪曲经济现实。他更倾向于 “经济” 收益的概念,即包括所有未分配收益,无论持股比例多少。这表明投资者在评估企业价值时,不能仅仅依据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而要深入分析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和内在价值。如果仅根据表面的会计收益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会面临企业实际价值与预期不符的风险,导致投资损失。
- 谨慎对待股权发行风险:提出除非能获得与付出相等的内在商业价值,否则不轻易发行股权。许多公司管理层在并购时,常因自身股票市值低于内在价值,却仍用股票作为支付手段,这会损害原有股东的利益。这提醒投资者在关注企业的并购和融资行为时,要仔细评估股权发行对股东权益的潜在影响。如果企业不合理地发行股权,可能会导致股权稀释,降低股东的权益比例,增加投资风险。
- 坚持投资标准以规避风险:明确了理想的收购标准,包括业务简单易懂、有持续经营历史、良好长期前景、价格合理且由诚实有能力的管理者经营,同时避免投资资本密集型和竞争激烈、门槛低的行业。通过坚持这些标准,投资者可以筛选出风险相对较低、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企业。例如,选择业务简单易懂的企业可以降低因对企业业务理解不透而带来的风险;选择由诚实有能力的管理者经营的企业,可以减少因管理层决策失误或道德风险导致的投资损失。
- 关注市场波动与估值风险:信中虽未直接提及市场波动,但从其投资理念中可推断出他对市场估值的重视。他认为市场波动可能导致企业股价偏离其内在价值,投资者应利用市场波动寻找被低估的投资机会,而不是盲目跟风。这意味着投资者要认识到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避免在市场高估时买入股票,以降低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