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 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有以下值得关注的投资理念:

- 关注股东盈余:巴菲特提出股东盈余才是企业真实价值的体现,它等于净利润加折旧摊销,减去维持竞争优势所需的资本支出。在他看来,自由现金流就如同企业的血液,买能创造大量现金流的生意是关键,伯克希尔也一直寻找在特定行业具有长期竞争优势、能产生源源不断自由现金流的企业。
- 寻找持续稳定获利的企业:巴菲特倾向于投资钜额交易的企业,要求每年税后盈余至少有一千万美元,具有持续稳定的获利能力,对有远景或具转机的公司兴趣不大,并且企业要能在少举债或不举债的情况下,获得高股东报酬率。
- 重视管理团队:巴菲特认为具备优秀的管理阶层很重要,因为他和芒格无法为企业提供管理,所以他们投资的企业需要有现成的、优秀的管理团队,这些经理人能站在老板的角度看事情,为公司效力并乐在其中。
- 选择简单易懂的企业:巴菲特强调投资的企业应该是简单的,如果牵涉到太多高科技,他们弄不懂,也不会去投资。他认为能力圈和认知的安全边际是投资人应具备的优秀品质,投资者应投资自己能够理解的企业。
- 注重价格合理性:在投资时,巴菲特注重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企业。他会计算企业未来 10 年到 20 年的现金流折现,然后用 5 折甚至 1 折的价格去买入,认为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
- 提出 “护城河” 概念:巴菲特在 1986 年的信中首次提出 “护城河” 概念,强调企业的成本控制与成本优势,对于保险等极度依赖控制综合费率的行业更是如此。拥有宽阔 “护城河” 的企业,能够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为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定的回报。
- 强调 “贪婪与恐惧”:巴菲特提出 “要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而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他认为股票市场会经历不可避免的周期,投资者不应在市场抛售时惊慌失措地丢掉手中筹码,而应在市场恐惧时,寻找那些有能力在经济衰退中存活并在未来继续增长的企业,以折扣价格买入。
- 提及 “永久投资组合”:巴菲特在信中首次提到将大都会 / ABC、盖可保险和华盛顿邮报列为永久的投资组合,即便是股价高估,也不打算卖出。不过这一理念不能简单理解为 “价值投资=永远不卖”,而是一种长远看待投资的视角,关注企业的长期价值和发展前景。
- 重视企业文化:巴菲特认为选择与 “喜欢的人” 共事,确保企业文化的一致性和一贯性,能为优秀经理人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降低沟通和管理成本,有效地拓展业务版图,并让管理者工作起来身心愉快。
上一篇:
巴菲特1986年致股东的信(中文版)
下一篇:
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护城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