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阐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2000年的具体投资案例

来源:期货手续费
点击量:25
以下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2000 年的一些具体投资案例:

收购 Justin Industries, Inc.

  • 背景 :5 月 4 日,巴菲特收到陌生人 Mark Jones 的传真,提议伯克希尔参与并购一家未具名的公司,随后得知是 Justin。
  • 过程 :巴菲特到沃斯堡与该公司董事长 John Roach 及创办人兼大股东 John Justin 会面,之后以 5.7 亿美元现金收购 Justin。
  • 评价 :Justin 是美国最大的砖、地毯、绝缘材料和涂料等产品的制造商之一,还是一家西方鞋靴的领先制造商,拥有良好品牌和市场份额,为伯克希尔拓展相关业务领域提供支撑。

收购 U.S. Investment Corporation(USIC)

  • 背景 :USIC 是美国责任保险集团的母公司。
  • 过程 :8 月 8 日,伯克希尔收购了 USIC 全部普通股。
  • 评价 :通过此次收购,伯克希尔进一步扩大了其在保险业务领域的版图,增强了在特种保险领域的实力和市场份额。

收购 Benjamin Moore & Co.

  • 背景 :Benjamin Moore 是美国和加拿大广泛销售的多种建筑和工业涂料的配方商、制造商和零售商。
  • 过程 :12 月 18 日,伯克希尔收购 Benjamin Moore。
  • 评价 :该收购使伯克希尔进入了涂料行业,涂料行业具有一定的市场稳定性和需求,同时,Benjamin Moore 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地位有助于提升伯克希尔在相关领域的竞争力 。

Shaw Industries, Inc. 股权收购协议

  • 背景 :Shaw 是全球最大的家用和商用簇绒地毯和地毯制造商,10 月 20 日,伯克希尔宣布与 Shaw 签订合并协议,将收购其约 87.3% 的普通股。
  • 过程 :2001 年 1 月 8 日完成交易,投资团队包括 Shaw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Robert E. Shaw、总裁 Julian D. Saul 等收购剩余 12.7% 股份。
  • 评价 :Shaw 在地毯行业的领先地位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为伯克希尔提供了进入一个具有稳定需求和增长潜力的行业的机会,同时,与 Shaw 的管理层合作也有助于伯克希尔在该领域的发展。

收购 Johns Manville Corporation

  • 背景 :Johns Manville 是一家主要从事绝缘材料、增强材料、复合材料和非弹性建筑产品制造的公司。
  • 过程 :12 月 19 日,伯克希尔与 Johns Manville 签订合并协议,将以每股 13 美元的价格收购其所有普通股,2001 年 2 月 27 日完成收购。
  • 评价 :Johns Manville 在建筑材料和相关产品领域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通过此次收购,伯克希尔进一步拓展了其业务范围,增强了在建筑和材料领域的竞争力。

收购 MidAmerican Energy Holdings Company 部分股权

  • 背景 :1999 年 10 月 24 日,伯克希尔与 Walter Scott, Jr. 和 David L. Sokol 达成收购 MidAmerican 的协议,旨在扩大在能源领域的投资和布局。
  • 过程 :2000 年 3 月 14 日交易完成,伯克希尔投资约 12.4 亿美元的普通股和一种无股息支付的可转换优先股,获得约 9.7% 的投票权和 76% 的经济利益,子公司还收购了 4.55 亿美元的信托优先证券。
  • 评价 :MidAmerican 在美国和英国提供电力和天然气服务,拥有丰富的电力生成设施,此次投资使伯克希尔在能源行业占据重要地位,为伯克希尔的长期稳定收益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体现了巴菲特对能源行业的看好。

对穆迪公司的投资

  • 背景 :2000 年,穆迪作为一家知名的信用评级机构,具有较高的行业壁垒和稳定的收益。
  • 过程 :伯克希尔在 2000 年以约 2.99 亿美元买入穆迪 15% 的股份,2009 年减持部分股份,但依然持有部分股权 。
  • 评价 :这一投资使伯克希尔得以分享穆迪在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带来的收益,同时也体现了巴菲特对具有经济特许权企业的投资偏好,评级行业的双寡头垄断格局为穆迪提供了稳定的业务和利润基础,伯克希尔的投资也受益于这种行业优势。

通用再保险公司股权收购案的后续

  • 背景 :1998 年伯克希尔收购了通用再保险公司,但之后通用再保险公司出现了一些问题。
  • 过程 :2000 年,两位主管希望伯克希尔提供政策以支付所有未来石棉成本,巴菲特拒绝签发无上限保单后,双方交易告吹,但巴菲特对 Shaw 企业产生兴趣,几个月后与 Bob 会面敲定伯克希尔买下 Shaw 的细节 。
  • 评价 :伯克希尔拒绝承担无限风险的决定体现了其稳健的风险管理策略,同时也促使巴菲特将目光投向其他具有潜力的投资机会,如 Shaw 企业,为伯克希尔在相关领域的投资布局提供了新的机遇。
上一篇: 巴菲特2000年致股东的信(中文版)
下一篇: 巴菲特2001年致股东的信(英文版)
微信二维码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合作优质AA国企平台期货公司,期货开户手续费加1分,保证金可申请交易所+0,免费赠送趋势波段指标加微信享受更多优惠惊喜!

巴菲价值圈

股神的投资理念让投资界顶礼膜拜,本站致力于学习和分享巴菲特价值投资哲学。同时本站合作优质AA国企平台期货公司,股指期货期权开户享受超低折扣!手续费加1分,保证金可申请交易所+0,免费赠送趋势波段指标!
微信二维码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期货手续费 期货开户 期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