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 年和 1971 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存在以下一些区别:

- 内容侧重点
- 1970 年:更注重对公司各业务板块的全面概述,详细介绍了纺织、保险、银行等业务的具体情况,包括纺织业务的销售困境、保险业务的不同部门发展以及银行业务面临的问题和机遇,还提及了新银行控股公司法案对公司的影响。
- 1971 年:重点强调了公司的经营成果,如股东权益的增长情况,以及保险业务面临的行业环境变化,对纺织业务的描述相对简洁,主要是其经营状况和未来预期,同时详细介绍了保险业务中各细分领域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 业务描述
- 纺织业务
- 1970 年:详细描述了男装衬里和家居面料销售大幅下降的情况,以及由此导致的生产计划修改、员工生活受影响等问题,强调了库存水平过高以及为实现盈利和稳定就业所做的努力。
- 1971 年:主要提到毛利低,削减成本和搜寻产品仅带来边际利润,不过在控制存货方面取得一定成功,使员工雇佣情况相对稳定,还提到行业有转暖迹象及销售团队的加强。
- 保险业务
- 1970 年:介绍了保险业务整体表现出色但承保情况略差,传统业务因标准保险市场受限而量增,新的再保险部门取得实质性进展,担保业务出现重大承保亏损,以及 “本州” 业务开局良好等多方面内容。
- 1971 年:重点讲述了保险行业因多种因素业绩良好,公司传统业务和再保险业务面临的市场环境变化,如费率下降、竞争加剧等,以及公司将承保盈利作为首要目标,预计业务量会下降的情况,还提及了新收购的家庭与汽车保险公司。
- 银行业务
- 1970 年:详细说明了伊利诺伊州国民银行信托公司的业绩情况,以及行长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还提到了新银行控股公司法案对公司的影响。
- 1971 年:仅简单提及鲍勃・克莱恩担任伊利诺伊国民银行行长后实现了存款增长,以及管理层面临利用高成本存款组合创造盈利的挑战。
- 纺织业务
- 写作风格
- 1970 年:语言较为平实、专业,主要是客观地陈述事实和数据,对各业务的分析较为全面和深入。
- 1971 年:在描述业务的同时,开始更多地解释业务背后的逻辑和行业趋势,并且对管理层的工作进行了更多的肯定和赞扬,风格上更加注重与股东的沟通和交流,让股东更好地理解公司的经营策略和发展方向。
上一篇:
巴菲特1971年致股东的信(中文版)
下一篇:
巴菲特1972年致股东的信(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