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 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强调了以下投资理念:

- 重视内在价值:真正重要的是企业的内在价值,它代表了企业所有业务的合理价值,可通过企业未来预计的现金流量(包含流进与流出),并以现行的利率予以折现来评估,这是评估企业经济价值的关键,而不是单纯关注股价。
- 长期持有优质企业:巴菲特表示会继续保有主要持股,不会因市场价格波动而轻易卖出。因为他们珍惜与优秀企业建立的商业关系,相信这种关系能带来满意的投资成果,哪怕不是最佳的。他认为长期持有优质企业的股票,能享受企业内在价值增长带来的复利效应,避免频繁交易增加成本和税收,同时也能让优秀的经理人继续为股东创造价值。
- 避免高成长陷阱:在有限的世界里,高成长的事物终将自我毁灭。当增长基数达到一定程度,高成长会受到限制,所以不能盲目追求高成长,要关注企业增长的可持续性。
- 告别烟蒂股投资:巴菲特回顾了早期的烟蒂股投资经历,认识到这种投资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如需要成为清算专家,且企业低回报会侵蚀之前获得的价差。他意识到以合理价格买下一个好公司,要比用便宜价格买下一家普通公司好很多,彻底与烟蒂股理念诀别。
- 坚守能力圈:巴菲特承认自己错过一些能力圈内的投资机会,让股东付出了代价。他强调投资者应清楚认识自己的能力圈,对于能力圈之外的投资机会,不要盲目参与;而对于能力圈内的机会,要果断把握,这有助于保持稳定心态,降低投资错误的概率。
- 只与喜欢、信任和欣赏的人打交道:巴菲特认为在商业和投资领域,与自己喜欢、信任和欣赏的人合作很重要。虽然优秀的管理者不能让二流公司变得成功,但公司本身具备竞争优势,再搭配优秀管理者,往往能创造奇迹。相反,若管理者人品低劣,即使公司前景动人,也不应与其合作。
- 谨慎对待不确定性行业:巴菲特在 1989 年进行了三笔可转换优先股投资,他表示自己无法预测航空业、造纸业等行业的未来,选择可转换优先股是为了对冲不确定性。这种投资方式下,若股价下跌可锁定利息收益,若股价上涨则可转成普通股获益,体现了他投资的谨慎和保守。
上一篇:
巴菲特1989年致股东的信(中文版)
下一篇:
巴菲特1990年致股东的信(英文版)